文章来源:河南省医药科学研究院附属医院 点击数: 137次 直接咨询
当乙肝“大三阳”患者出现全身皮肤和巩膜(眼白)明显变黄的现象时,这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警示信号——医学上称为“黄疸”。那么,这种症状背后究竟隐藏着怎样的病理机制?又该如何应对呢?为此,我们特别邀请了著名肝病专家高子敏教授为大家进行详细解析。
高子敏教授指出,正常情况下人体内的红细胞会自然衰老死亡,释放出血红蛋白。经过一系列代谢过程后,最终生成一种叫做胆红素的物质。健康的肝脏能够高效地摄取、转化并排泄这些胆红素,使其通过胆汁进入肠道排出体外。然而,当乙肝病毒长期侵袭导致肝细胞广泛受损时,这一精密的平衡就会被打破。
具体来说,受损的肝细胞无法正常处理血液中的非结合型胆红素,使得其在血液中积累;同时,由于毛细胆管破裂或阻塞,已经转化好的结合型胆红素也无法顺利排入胆道系统。两种类型的胆红素共同作用,便引发了典型的黄疸表现——不仅皮肤变得蜡黄,连眼睛的白色部分也会呈现明显的黄色。
除了肉眼可见的肤色改变外,严重的黄疸往往还伴随着一系列不适感:
这些症状进一步提示我们,患者的肝功能已经受到了严重影响。
高教授强调,一旦发现上述症状,尤其是突然出现的严重黄疸,必须立即前往医院就诊。因为这不仅可能是急性肝炎发作的表现,也可能是肝硬化甚至肝癌的前兆。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安排以下几项关键检查:
针对不同程度的黄疸及基础疾病状况,治疗方法也有所不同:
为了避免病情恶化,高子敏教授建议所有乙肝患者都应注意以下几点:
总之,乙肝大三阳患者出现全身发黄是一个不容忽视的信号,它提醒我们要高度重视肝脏健康。通过及时就医、科学治疗以及合理的生活方式调整,大多数患者都能够有效控制病情,改善生活质量。